在学习中,确立好目标,下决心克服困难、努力学习的心理活动称为意志。学习过程比其他一些学科更需要学生有坚强的意志能力,更需要有专一的心理素质。认知科学主要着眼于所谓的“认知(智力)因素”,但是,情感、意志、情绪等非智力因素对于人们的解题活动显然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。波利亚指出:一个你已经很好了解并应该去做的问题还不能说就是你的问题,只有当你愿意去解它,下决心去做它,他才真正变成了你的问题。你卷进问题的深浅程度将取决于你解它的愿望的殷切程度,除非你有十分强烈的愿望,否则要解出一个真正的难题的可能性是很小的。一个好的解题者应能做到胜不骄,败不馁,在顺利时善于发现隐性的错误,在困难时坚持不懈,并能在必要的时候大胆地否定自己。
锻炼意志品质的主要途径:适当提高学习的困难程度,让学生处于逆境之中,相互竞争。让学生在竞争中体会到劣势;对一题寻求多种解法,比赛谁的解法多,谁的更新颖,更简洁。上述做法是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压力,让学生面临困难和挫折。此时教师要不停地鼓励、适当地提示,让学生采取宽容的态度,提高认识,正确归因,让学生想方设法克服困难,培养学生在困难面前不低头、失败之下不气馁的优秀品质。通过多次这样的训练,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成功之后,不仅他们的意志能力增强了,而且还能使他们从中看到自己克服困难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认识到自己的力量,增强了自信心。
综上所述,在教学中,仅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。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,必须要有心理学知识为指导,洞悉学生心理。在教学中,减小甚至克服消极的心理因素给学生的不良影响,充分调动积极的因素,通过对解题策略的指导,训练他们的思维技巧,培养反思的习惯,增强意志品质,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最新留言